争做节能减排的贡献者
图为铜陵市人民医院西湖院区项目地下室基坑支护项目。(陈晓川 摄)
本报记者 章利军
近年来,瑞马丸建(安徽)工程支护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马)紧跟国家推进源头减排、节能环保、促进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装配式H型钢支护技术体系,并通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完成了从工程设计、构件制作到施工作业全产业链的研发与应用,使体系技术符合循环经济与建筑产业升级的要求。该公司产品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郑州高铁东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项目、曼谷国际机场二期项目等100多个重点工程中被应用,充分彰显了该公司在节能环保、绿色施工方面的优势。
瑞马创立于2004年,当时的中国工程界对钢板桩的应用还处于萌芽状态,产品完全依赖进口,设计与使用基本处于空白。鉴于钢板桩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能,该公司管理层决定开展钢板桩贸易。为了使产品能够尽快在市场上得到推广与应用,该公司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热轧U型钢板桩国家标准。2007年5月14日,标准正式发布,并于同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种钢板桩在港口码头、船坞、水闸、航道、防波堤、导流堤、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建设中都是重要的结构材料。
随着钢板桩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国内的应用规模也从几万吨/年上升至几百万吨/年。该公司管理层在与国外先进企业展开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装配式钢支撑结构,能代替一次性混凝土支撑结构,而且安装拆卸灵活便捷,节省工时,还能够重复回收利用。2016年,中建八局工程院引进了日本丸红建材租赁株式会社的装配式基坑支护技术。中建八局研究院在寻找项目合作伙伴时与瑞马一拍即合,自此瑞马便承担了该项目的装配式支撑构件的开发与制作工作。由于当时的商业前景不明朗,找不到相关投资人投资,该工程完工后装配式支撑构件的商业市场依旧未能建立起来。瑞马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内部反复讨论后决定,整合内部资源,率先在国内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服务公司,完成一系列的材料、设备与相关技术的研发与配套工作。
随后,瑞马与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地下空间领域资深教授应惠清老师设计团队展开合作,通过4年多的努力,开发出由装配式型钢支撑、装配式钢栈桥和预应力伺服控制系统组成的国内最先进的AHS绿色基坑支护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循环经济与建筑业产业升级的特点,节能环保等优势明显。此外,这套体系不仅充分消化吸收了日本的先进技术,还融入了很多瑞马的原创技术,拥有瑞马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有关技术产品还出口到日本、泰国等地。
与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是瑞马从成长到成功、成就未来的关键。通过长期与中建、中铁、中交、中冶等大型建筑公司合作,瑞马产品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项目、郑州高铁东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合肥滨湖徽尚广场项目、南京国际健康城科技创新中心二期项目等100多个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实际推广与应用,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鉴于瑞马团队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019年12月4日,日本两家世界500强直属企业(日本丸红建材租赁株式会社、日本伊藤忠丸红铁钢株式会社)分别与瑞马签订合营合资协议,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方占比60%,日方占比40%。2020年3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日方两家企业收购瑞马股权的反垄断调查,并于2020年8月份完成实际注资。至此,一个与国际接轨、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于建筑基坑装配式支护领域的技术工程公司正式成立。2020年6月份和2020年10月份,瑞马参与编制的《装配式H型钢基坑水平内支撑标准设计》和《装配式支撑基坑支护技术标准》分别通过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予以实施。
未来5年,瑞马计划建立一个全钢式基坑支护技术服务网络,以“装配式地下钢结构支护体系”的发展为契机,携手相关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集全钢装配式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材料制作与租赁于一体的服务商,在基础工程领域借助绿色环保理念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争做节能减排的实践者、贡献者。同时,瑞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绿色设计、绿色施工,支持建筑、水利、市政、交通建设等行业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装配式支护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冶金报》(2021年9月15日 08版八版)